当我们谈论“对小语种感兴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观点:
劝退小语种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被调剂过来的或者抱着“弯道超车”的“不当”目的选择这类专业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究竟占据了多大比例,但我,作为主动选择小语种专业的“十之一二”,或许能够分享一些更有参考价值的个人感受。
01 | 我为什么报考了西语专业
中学时期的自己一直比较喜欢“背书”(现在我也反思过,自己在中学时期对于记忆力有不当的依赖,很多应当理解的问题,自己都凭借记忆力掩盖了)。从初二开始,自己的优势学科主要就是英语,拖后腿的两门基本是物理和化学。高中的时候,我对于学校和专业并没有什么期望。第一次真正考虑这个问题,大概是在高三上学期。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对自己的班主任说,自己想学小语种。班主任回应我,小语种也有很多好学校,比如北外,上外……
高考结束之后,因为分数和两外完全无缘,我开始考虑其他学校。这里出现了我后高考时代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我本来想去一所外国语大学,所以就把西安外国语大学放在了第二位来重点考虑(第一院校北二外并不指望),但是其实我的分数是可以上211院校的。
关于我对外语院校的“执着”,班主任也用一个例子回答过我——比如建筑学的专业,你说同济大学和安徽建筑大学两所院校的水平……再加上同学也劝我不要浪费分数舍高求低,所以最后我修改了志愿,去了一所综合性211,并如愿被自己的第一志愿西班牙语专业录取,成为了本科班上唯一一个理科男生。当然这里其实还有一些插曲,比如之后我才发现,两外根本没有给我们省的理科考生提供小语种的名额。也就是说,如果我分数足够被两外录取,也是学不了小语种的。每每回顾这第一次转折点,我都觉得幸运——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综合排名,也是因为,即使是学外语,(个人相信)综合性大学的外语学院其实比外国语大学更值得考虑。
我在志愿上的选择其实很单纯——自己高中英语一直不错,但是觉得英语是大家都会的东西,学的人也很多,所以就想另学一门语言。另外,我曾在《高考金刊》中看到过葡萄牙语的相关问答。但我对于具体的语种,其实没有太多的偏好。对于风土人情、旅游文化、影视音乐等方面,我也没有什么考虑。
回顾高考志愿,我想很多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还是选择好就业的热门专业?但我现在意识到,高考志愿,并不只是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的博弈。
首先,我并不认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两种要素之间有优劣之分,我劝退小语种专业绝非是基于“职业发展优于兴趣爱好”此类观点。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自己的“爱好”究竟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感兴趣”,究竟是对哪一方面的兴趣?
这是我的高考志愿草稿,它一直都在我家里的书桌上。
02 | 我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我明白,依然会有一些认为自己对外语感兴趣的考生,即使抛开“小语种很吃香”等过时言论,依然会对小语种专业怀有美好的憧憬。
但是,我希望你们在填写志愿时可以尽量努力理清:
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一定要问问自己,你喜欢的是语言,还是文学?
如果你喜欢的是语言本身,你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在辅导机构报班。市场上的小语种辅导机构真的是琳琅满目(我有段时间就曾在手机上频频刷到“测测你的西语水平”等推广)。我相信辅导班的高强度训练对听说读写等外语技能的习得是更有效的手段,另外现在B站的外语学习资源也非常多,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自学也未尝不可。
如果你喜欢的是文学。那么,我认为你选择小语种专业并没有错。在本科阶段你或许会对培养方案感到失望,但对文学的喜爱会支持你在深造的路上走得更远,你终将有所收获。
如果你对自己的“喜欢”感觉比较模糊,那么大概率你喜欢的并非文学。
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我在2021年1月做的调查问卷了。
调查对象是自己本科学校2019级和2020级的同学,一共收到了40份问卷。在这40份问卷当中,一共有15人将西班牙语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那么其中有多少人是出于对文学(无论是西班牙文学,还是拉美文学)的兴趣呢?
没有人。
知乎好友@歧路盐灯 也曾试图就这个“兴趣”的问题与高考生进行非常细致的探讨——
外国语语言专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首先,我们每个人基本从小学时期就会开始接触英语,都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对这一门学科的感受和体会。
相对其他各个领域五花八门的专业,我们对于“外语专业”,似乎是熟悉的。
以我自己为例,当我认为“我对外语感兴趣”时,我感兴趣的是什么?是单词短语的记忆,语法知识的掌握,句子结构的分析,文章的阅读和短文的写作。
这些,都是我在中学时期所熟知甚至擅长的。我知晓自己擅长记忆单词,乐于辨析不同词语之间的区别,甚至喜爱打磨英语作文。另外,偶尔能考到单科年级第一的优势学科会给我带来自然的好感。这些学习体验都可以说是“我对外语感兴趣”的基础。
小学以及中学阶段的外语(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英语),以一门课程的形式自然地成为了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是如此自然地接受了它并形成了个人的学习体验,但我当时却从未(甚至当时也不需要)去思考自己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听说读写和文化素养,以至于语言文学的种种,对高中毕业的我来说,完全是模糊不清的。
总而言之,我想说的就是,中学时期的对外语的兴趣,往往并不能支撑“考虑选择外语作为本科专业”这种想法。“既然所有专业都在劝退,还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也并非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做出“还是选我感兴趣的专业吧”这样的决定前,还是要三思。
03 | 文学素养与外语技能——专业定位的自我纠结
这可能是关于“劝退”外语专业的种种因素当中最深层次的思考。起初我对此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但是知乎好友“常员同”非常清晰地点明了这种专业定位的自我纠结问题(“艺术家”在往期文章里也曾经拿出与网友的对话谈到过这个问题),我也想以自己的本科专业为例整理一下自己的看法。
选自“常员同”与“艺术家”往期文章
如同网友所说,我们外语专业本科生所选的并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是比如“西班牙语语言文学”这样的文学专业。但是,对于自己的专业性质,整个本科阶段我仅仅在两个场合有所体会。
第一次是在大一开学不久的外语学院的开学典礼。院长告诉我们,当别人问你学的是什么专业的时候,用全称回答他:我学的是(比如)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第二次是在领到本科毕业证书的时候,上面写的是“文学学士”。
在整个本科阶段,能让我意识到自己所学的是文学专业的场合,只有这两次。
试想一下,西语专业本科在读的同学,如果别人问你你是学什么的,你会怎么回答?外院的,学外语的,学小语种的,学西语的——各种回答都有可能,但我想回答“学文学的”可能性极低极低。
在本科阶段的西语学生,会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技能的锻炼上。而且,除非是对于少数天资聪颖的同学,这些技能的习得和维持并非易事。我在几年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小语种专业名列最辛苦的十大专业之一——拿到毕业证书或许并不难,但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保持较高的水平是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的。
“辛苦”在这里并不是我想强调的重点,我想反思的是:
这种“辛苦”究竟是一种什么层面上的辛苦。
我们辛苦,是因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耗费的时间,不仅和这个专业的本质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还会消磨本科教育所本应可能带来的价值。
与专科教育仅仅强调专业技能的习得不同,本科教育对于学术素养有自己的追求。从理想化的角度分析,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文学专业,应当强调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理论。不说本科时在文学领域取得任何学术成就,至少也要在文学领域开始构建学科的思维,了解相应的方法。在这种培养体系之中,学生也必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而并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听说读写之中“循环往复”。即使在本科阶段不会涉及太多科研学术等方面的内容,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也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以至于认识自我。
但是(以我自己的专业为例),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针对听说读写译的系列课程占比很大,西班牙概况和西班牙文学等与学术素养联系更直接的学科在西班牙语本科培养体系中的地位是很次要的,而通识教育的部分可以说是缺失的状态。这就导致了,本科毕业之后的自己对于社会万象并没有什么了解,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都停留在中学时期的水平——一张“文学学士”的文凭的背后,是对人文领域的陌生与茫然。
我想说的就是,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训练,其实与本科教育的价值并不匹配。“外语本科专业和语言培训中心有什么区别?”这种问题,对于小语种专业是一个“致命”的拷问。我选取了其他人的一些观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体会——
“小语种的学生他在大学整个学习生活都感觉是一个小学生的状态,而不是大学生。”[B站UP主舒琪学姐]
“大多数专业是站在高中的知识水平上继续地向前推进,向前研究,在某个领域构建自己的思维。而小语种专业则是一种倒退的过程,一上大学就回到了幼儿园水平,从学说话开始,花上很多时间学自我介绍,写日记,介绍自己的一天,介绍家乡,问路,点菜等等……和其他专业的思维深度,我感觉会拉开很大差距。”[B站UP主污苏李]
我对于这种专业定位的反思,总结起来就是:这是一种两边都不讨好的模式:文学理论浅尝辄止,技能应用举步维艰——这就是大多数西语毕业生面临的困境(当然,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文学素养本身在实际中是完全被忽略不计的)。
披着“文学”的外衣,却裹着“技能”的内核,西语本科专业的定位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甚至十分纠结的——这种纠结,埋头苦练听说读写译的本科生一般难以发觉。也就是说,高考结束涉世未深就踏入这种纠结之中的学生们,往往难以自保。因此,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的迷茫,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必然。
另外,关于“纠结”这个词,我想从专业八级考试的改革之中进行一点解释。这几年,西班牙语专业八级的题型有所变化,比如大大降低了文学常识题的考查比例,提升了阅读题比重,改革的方向是明显偏向实务的。在参加完这场考试之后,回顾考试本身,我会怎么评价这种“从文学向技能(更加)侧重”的改革方向呢?我只能说,这种改革很好,但是没有用。
我之所以用“纠结”这个词,是因为——一个文学专业的考试,为什么却渐渐降低了与专业性质联系更加紧密的知识的要求?为什么“忘其本心”呢?诚然,文学素养的培养不能依赖应试也不宜用等级证书来检验,但应试题目依然会给学生的本科生涯指引学习方向,不是吗?倘若等级证书与文学素养的培养从一开始就毫无关系,为什么文学常识这类题目会在专八考试里出现?
命题组的用心其实不难揣测:之所以“偏离”了专业的性质,向实务方向更加倾斜,大概率是迫于就业形势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更加侧重阅读书写等应用能力,能给予本科教学一个更加实务化的导向,这样毕业生会获得更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对于就业也会有所帮助。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考虑,如果换做我来考虑专八改革方向,我也会做出一样的决定。
但是——这种倾斜并没有用,这种“会有所帮助”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好意——需求端不会因为供应端的优化而有所改变——这就是我对于专八改革最真实的感受。有关就业的内容,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来讲,在此就不赘述了。总之:
这种定位模糊且两边都不讨好的专业,请你别选。
往期相关文章
文学专业?复合人才?开阔眼界?真爱至上?我为什么不建议你报考小语种专业
文 | 想打羽毛球的同学
编辑排版 | 歧路盐灯
点击原文查看羽毛球同学的知乎文章原文 | 我知道你在看哟